学校主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   教师系列   >   正高级职称   >   正文

裴久渤

作者:    发布时间: 2024-12-23


裴久渤,男,汉族,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土地与环境学院副院长。

地址:沈阳市沈河区东陵路120号

Email:peijiubo@syau.edu.cn;peijiubo@163.com

学习和工作经历

2003.09–2007.06沈阳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士

2007.09–2010.07沈阳农业大学土地利用与信息技术专业,硕士

2010.09–2015.06沈阳农业大学土壤学专业,博士

(2012.03–2014.04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土壤与水科学系,访问学者)

2015.09–2024.11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土壤学教研室,讲师、副教授

(2015.09–2021.05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一级学科秘书)

2022.06–至今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副院长

2024.12–至今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土壤学教研室,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

土壤肥力与耕地保育方面研究工作,包括:土壤肥力构成与演变、土壤有机碳氮转化、温室气体排放及其稳定同位素技术、土壤资源信息技术、耕地质量评价等。

学术、社会兼职及荣誉称号

农业农村部东北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平台工作组副组长、顶层设计专家技术组成员,农业农村部农田建设管理司耕地建设与保护专班成员,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耕地培肥专业委员会委员,辽宁省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专家技术组成员,辽宁省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专家组成员,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沈阳市C类人才(领军人才),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万人层次,沈阳农业大学天柱山英才/天柱山学者培养计划,沈阳农业大学十佳青年教职工,《土壤通报》编辑。

主讲课程

本科生课程:《土壤地理学(农资)》、《土壤地理学实习》、《土壤调查制图实习》;

研究生课程:《土壤肥力学》《农业资源及有害生物调查与评价》、《资源环境领域国际研究前沿》。

科研教学项目

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玉米根茎叶残体碳在土壤中的周转特征及其微生物作用机理;

主持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黑土地耕地质量评价大数据平台构建;

主持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黑土地典型生态区水土资源承载力演变规律及主控因素差异特征研究;

主持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东北黑土区土壤酸化与微生物(病原菌)地理分布关系及影响机理;

主持农业农村部耕地和渔业水域资源调查与保护专项:东北区及黑土地耕地调查样点规划等工作;

主持农业农村部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项目: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效果跟踪评价;

主持农业农村部耕地和渔业水域资源调查与保护专项:国家耕地质量监测点审核上报数据与土壤样品、黑土区耕地质量监测结果报告采购、东北区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数据与分析报告采购;

主持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保护专项:第三次国土调查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

主持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覆膜条件下玉米秸秆碳在土壤有机碳组分中的赋存与转化;

主持沈阳市科技计划黑土地专项项目:沈阳市旱田保护性耕作适宜性评价及其应用研究;

主持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项目;

主持辽宁省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项目;

主持辽宁省市县耕地质量调查评价项目;

主持辽宁省第三次土壤普查盐碱地专题调查成果汇总项目;

主持沈阳市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成果汇总项目;

主持沈阳农业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项目:利用13C示踪法研究外源玉米秸秆碳在黑土和棕壤活性有机碳组分中的赋存与转化特征;

主持沈阳农业大学青年教改A类项目:农业资源与环境品牌专业建设背景下《土壤地理学》课程教学研究与改革。

获奖情况

2024年辽宁农业科技贡献奖,一等奖,东北黑土地区耕地质量评价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排名第二;

2020年辽宁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长期覆盖条件下旱田土壤肥力演变规律及其提升关键技术创制与应用,排名第四;

2018年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研究生类)一等奖,国际化视野下资源环境类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模式及实施成效,排名第四。

2017年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三等奖,东北旱田土壤有机质演变规律及其调控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排名第四;

2016年辽宁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旱田土壤质量长期演变规律与地力提升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排名第十;

2020年沈阳农业大学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新农科背景下资源环境类本科生野外综合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构建,排名第二。

出版著作

副主编:中国棕壤. 2024年6月第1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副主编:“适钙适树”理论初探—不同树种生长最适钙浓度. 2022年8月第1版.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副主编:地膜覆盖与土壤肥力演变. 2021年9月第1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副主编:东北黑土区耕地质量评价. 2017年8月第1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副主编:东北地区主要农田土壤有机碳动态变化及固碳潜力. 2015年12月第1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获得专利

发明专利:一种测定植物总光合碳同化能力的方法,ZL202010254339.X,第一发明人;

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田间外源有机物诱导土壤呼吸的气体采集简易装置,ZL201920523200.3,第一发明人;

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分解式土壤样品采集器,ZL201821883680.6,第一发明人;

软件著作权:耕地质量数据审核诊断分析软件V1.0,2022SR1300491,第一完成人;

软件著作权:土壤适宜性数据评估系统V1.0,2022SR1297469,第一完成人;

软件著作权:棕壤耕地质量查询系统V1.0,2021SR0034307,第一完成人;

软件著作权:黑土耕地质量查询系统V1.0,2021SR0034300,第一完成人;

发表学术论文

Li Hui, Qian Rongfang,Pei Jiubo, Li Shuangyi, Wang Jingkuan. Estimating soil organic carbon sequestration potential in the Chinese Mollisols region. Agronomy Journal, 2024, 116: 1332-1342.

Hui Li, Zishu Cai,Jiubo Pei, Mengmeng Wang, Siyin Wang, Yao Zhang, Yuwei Liu. The Effects of the Long-Term Application of Different Nitrogen Fertilizers on Brown Earth Fertility Indices and Fungal Communities. Soil Systems, 2024, 8, 121.

Mengmeng Wang,Jiubo Pei, Yaxi Yu,Siyin Wang. Residual Carbon Derived from Different Maize Parts Differed in Soil Organic Carbon Fractions as Affected by Soil Fertility. Agronomy, 2023, 13: 1121.

Hui Li, Yaoyao Zhao, Xiaohang Weng, Yongbin Zhou, Songzhu Zhang, Liying Liu,Jiubo Pei. The Most Suitable Calcium Concentration for Growth Varies among Different Tree Species—Taking Pinus tabuliformis, Pinus sylvestris var. mongolica, Populus, and Morus alba as Examples. Forests, 2023, 14: 1437.

Xue PL,Pei JB, Ma N, Wang JK. Microbial residual nitrogen distribution in brown earth's aggregates as affected by different maize residues and soil fertility levels. Frontiers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22, 10: 892039.

Li H, Huo Y, Weng XH, Zhou YB, Sun Y, Zhang GQ, Zhang SZ, Liu LY,Pei JB. Regulation of the growth of Mongolian pine (Pinus sylvestris var. mongolica) by calcium-water coupling in a semiarid region. Ecological Indicators, 2022, 137: 108736.

Li H., Huang S., Ren C., Weng X., Zhang S., Liu L.,Pei J. Optimal exogenous calcium alleviates the damage of snow-melting agent to Salix matsudana seedlings. 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 2022, 13, 928092.

Li H, Li XJ, Zhang GQ, Weng XH, Huang SL, Zhou YB, Zhang SZ, Liu LY,Pei JB.The optimum calcium concentration for seedling growth of Mongolian Pine (Pinus Sylvestris Var. Mongolica) under different soil types in Northern Semi-Arid Areas of China. Frontiers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22, 10: 923543.

Yang Wang, Yingde Xu,Jiubo Pei, Ming Li, Te Shan, Weijun Zhang, Jingkuan Wang*.Below ground residues were more conducive to soil organic carbon accumulation than above ground ones. Applied Soil Ecology, 2020, 148:103509.

Yang Wang, Ming Li,Jiubo Pei, Tingting An, Muhammad Farhan Saeed, Te Shan, Yingde Xu, Jingkuan Wang*. Dynamics of maize straw–derived nitrogen in soil aggregates as affected by fertilization, Journal of Soils and Sediments, 2019, 19, 2882-2890.

Lihong Zheng,Jiubo Pei*, XinxinJin, Sean Schaeffer, Tingting An, Jingkuan Wang*. Impact of plastic film mulching and fertilizers on the distribution of strawderived nitrogen in a soil-plant system based on 15N–labeling. Geoderma, 2018, 317: 15-22.

Jiubo Pei, Hui Li, Shuangyi Li, Tingting An, John Farmer, Shifengfu, Jingkuan Wang*. Dynamics of maize carbon contribution to soil organic carbon in association with soil type and fertility level. PLOS ONE, 2015, 10(3): e0120825.

H. Li,J.B. Pei, J.K. Wang*, S.Y. Li, G.W. Gao. Organic Carbon Density and Storage of the Major Black Soil Regions in Northeast China. Journal of Soil Science and Plant Nutrition, 2013, 13(4): 883-893.

刘顺国,徐英德,裴久渤,汪景宽.以土壤普查成果助推黑土地科学保护与利用.土壤通报,2024,55(04):1185-1190.

徐英德,裴久渤,李双异,邹洪涛,汪景宽,张佳宝.东北黑土地不同类型区主要特征及保护利用对策.土壤通报,2023,54(02):495-504.

于雅茜,裴久渤,刘维,王萌萌,尹思佳.13C富集玉米根、茎、叶添加对长期不施肥和施肥处理棕壤土壤呼吸的影响及其激发效应.土壤学报,2023,60(4):1077–1087.

孙守延,裴久渤,汪景宽,徐志强,戴继光.下辽河平原区耕地质量演变及障碍因素诊断.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3,44(11):92-102.

薛萍落,马南,裴久渤,汪景宽.玉米不同残体添加对棕壤团聚体中氨基糖分配的影响.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22,28(03):392-401.

尹思佳,李慧,徐志强,裴久渤,戴继光,刘雨薇,李艾蒙,于雅茜,刘维,汪景宽.东北典型黑土区旱地耕层土壤肥力指标的纬度变化特征及其关系.中国农业科学,2021,54(10):2132-2142.

姚东恒,裴久渤,汪景宽.东北典型黑土区耕地质量时空变化研究.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0,28(1):104-114.

刘雨薇,裴久渤※,李艾蒙,汪景宽.长期化学氮肥和有机肥施用对棕壤肥力指标的影响.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20,51(01):117-121.

李艾蒙,李慧,裴久渤,谢柠桧,刘雨薇,汪景宽.玉米秸秆施用对棕壤有机碳激发效应及温度敏感性的影响.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9,38(12):2788-2796.

刘忆莹,裴久渤,汪景宽.东北典型黑土区耕地有机质与pH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相互关系.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19,36(6): 738-743.

孙竺鹤,徐香茹,裴久渤,汪景宽.秸秆添加量对棕壤有机碳固定与周转的影响.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9,50(5):536-542.

裴久渤,汪景宽,李慧,李双异,孙丕卿.辽东山区桓仁县坡耕地基础地力评价研究.土壤,2012,44(3):429-435.

Copyright © 2001-2011 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东陵路120号 邮编:110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