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   教师系列   >   正高级职称   >   正文

韩晓日

作者:    发布时间: 2020-04-20

韩晓日,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沈阳农业大学植物营养与肥料研究所所长。

地址:沈阳市沈河区东陵路120号,110866

电话: 024-88487155

E-mail:hanxr@syau.edu.cn

教育教学

主讲《植物营养学》和《肥料工艺学》等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本科生课程;主讲《肥料和养分资源管理》、《植物营养的土壤化学》、《植物营养与施肥专题》等硕士研究生学位课程;主讲《植物营养学研究进展》等博士研究生学位课程。主编(副主编)《肥料加工学》、《植物营养与肥料》、《植物营养诊断与施肥》,参编《植物营养研究方法》和《土壤农化分析》等全国统编教材。

研究兴趣

专业为植物营养学,主要从事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营养与施肥、肥料二次加工与测土配方施肥领域研究和成果转化。主要研究方向是植物营养与土壤肥力、新型肥料与现代施肥技术等,重点通过棕壤肥力与肥料效应长期定位试验,开展玉米-玉米-大豆长期轮作和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对土壤理化性质、生物化学性质和作物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等应用基础研究;通过秸秆与生物炭还田、施用有机肥和土壤改良剂等长期定位试验,开展生物炭农业应用及炭基肥和土壤改良剂等应用基础研究;通过包膜材料、生化抑制剂和生物炭等养分缓控释作用机理研究,开展新型肥料研制和应用技术研究;通过肥料效应试验和土壤营养诊断,开展施肥技术参数和专用肥料配方与推荐施肥技术研究。现阶段主要研究内容集中在:棕壤肥料长期定位试验14个轮作周期42年田间试验数据分析与应用研究;秸秆炭化还田改土培肥机制及其氮肥利用效应的研究;新型肥料及炭基专用肥、土壤改良剂、生物有机肥等研究及其对化肥减施增效和有机替代的作用。

学习和工作经历

1978.12–1982.07 沈阳农业大学土壤农业化学系,本科生

1982.07–1983.08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研究实习员

1983.09–1986.07 沈阳农业大学作物营养与施肥专业,硕士研究生

1990.09–1993.12 沈阳农业大学土壤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1997.06–1998.05 韩国庆北大学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

2003.10–2004.03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土壤系,高级访问学者

1986.7– 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讲师、副教授、教授

部分奖励与荣誉

1. 2019年,一种炭基缓释玉米专用肥料及其制备方法,辽宁省首届专利奖二等奖,排名第2

2. 2018年,辽宁主要农作物化肥减施效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辽宁省政府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2

3. 2017年,生物炭暨秸秆炭化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与应用,辽宁省政府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2

4. 2016年,辽宁省主要蔬菜测土配方施肥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农业部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排名第2

5. 2014年,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6. 2012年,辽宁省第八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7. 2011年,辽宁玉米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研究及其集成与示范,辽宁省政府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8

8. 2009年,测土配方施肥工程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辽宁省政府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2

9. 2008年,沈阳市“三育人”先进个人

10. 2006年,新型缓控释肥料研制与开发,辽宁省政府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排名第1

主要学术和社会兼职

农业农村部科学施肥专家指导组成员、农业农村部东北玉米营养与施肥科学实验站站长、全国肥料和土壤调理剂标准化委员会腐植酸肥料分技术委员会委员兼副秘书长、土肥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绿色肥料工程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常务理事兼肥料工艺与设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辽宁省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副理事长、辽宁省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专家组组长、辽宁省绿色农业技术科学施肥首席专家、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编委、Biochar编委等。

主持的主要科研项目

1. 秸秆生物炭对土壤碳氮转化及氮肥效应的影响研究(319725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8万,2020.1-2023.12

2. 辽宁玉米、粳稻土壤障碍消减及肥料高效利用多技术多集成与应用(2018YFD0300308),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326万,2018.7-2020.12

3.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花生土壤肥料/养分管理岗位(CARS-13养分管理),农业农村部,350万,2016.1-2020.12

4. 大豆及花生高效新型肥料及替代产品研发与应用技术(2018YFD0201001-0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72万,2018.7-2020.12

5. 长期轮作施肥对棕壤氨氧化微生物及其氮素转化的影响(3147194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5万,2015.1-2018.12

6. 生物炭农业综合应用技术系统集成与示范工程(201303095-15),国家公益性(农业)行业科技专项课题,150万,2013.1-2017.12

7. 东北地区土壤肥力培育机械化技术评价体系与农艺规程研究(2013BAD08B04-4),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60万,2013.1-2017.12

8. 长期定位施肥对土壤钾素时空变异特征及其有效性影响 (3107186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万,2011-1-1-2013-12-31

9. 长期定位施肥条件下棕壤磷素形态转化与时空变异特征(3077129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3万,2008.01-2010.12

10.应用13C自然丰度研究长期轮作施肥对土壤碳氮有效性影响(3067123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8万,2007.1-2009.12

代表性学术论文

1.Wen-Ting Yan, Wen-Ting Jiang, Xiao-Ri Han*, Wei Hua, Jin-Feng Yang, Pei-Yu Luo. 2020. Simulating and Predicting Crop Yield and Soil Fertility under Climate Change with Fertilizer Management in Northeast China Based on the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for Agrotechnology Transfer Model, [J]Sustainability, 12(6): 2194.

2.Yu Zheng, Xiaori Han*, Yuying Li, Jinfeng Yang, Na Li & Ning An.2019. Effects of Biochar and Straw Application on the Physicochemical and Biological Properties of PaddySoils in Northeast China.[J] Scientific Reports, 9:16531.

3.Houjun Liu,Chengxin ZhangJunmei WangChongjun Zhou,Huan FengManoj D.Mahajan,Xiaori Hana.2017.Influence and interaction of iron and cadmium on photosynthesis and antioxidative enzymes in two rice cultivars.[J] Chemosphere 171:240-247

4.Y.Q. Huang,L.S. Han,T.T. Tao,Y.C. Yao,J.F. Yang,C.H. Liang,J.H. XieX.R. Han*. 2017.Bacterial community in peanut soils in various cropping system.[J] Allelopathy Journal42(1):93-108

5.Hongzhi Bai,Hui Zi,Yuqian Huang,Mei Han,Muhammad Irfan,Ning Liu,Jinfeng Yang,Hui Wang&Xiaori Han*, 2017. Catalytic Properties of Carboxymethyl Cellulase Produced from Newly Isolated Novel Fungus Penicillium ochrochloron ZH1 in Submerged Fermentation.[J] Catalysis Letters, 147(8):2013-2022

6.Peiyu Luo; Xiaori Han*; Yan Wang; Mei Han; Hui;Shi Ning Liu; Hongzhi Bai; 2015. Influence of long-term fertilization on soil microbial biomass, dehydrogenase activity, and bacterial and fungal community structure in a brown soil of northeast China.[J] Ann Microbio,l65:533–5427. 彭启超,刘小华,罗培宇,梁伟健,刘 宁,杨劲峰,韩晓日*。不同原料生物炭对氮、磷、钾的吸附和解吸特性。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9, 25(10): 1763–1772

8. 高天一,李 娜,彭 靖,高鸣慧,罗培宇,韩晓日*。连续施用生物炭对棕壤磷素形态及有效性的影响。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9, 25(9): 1451–1460

9. 马凌云,王 月,蔡芳芳,张诗雨,罗培宇,杨劲峰,韩晓日*。长期施用含氯化肥对棕壤硝化作用及氨氧化微生物的影响。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9, 25(5): 824–831

10.赵柏霞,潘凤荣,韩晓日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樱桃根际细菌群落研究。土壤通报,2018, 49(3): 596- 601

11.郭春雷,李 娜,彭 靖,高天一,马凌云,韩晓日*。秸秆直接还田及炭化还田对土壤酸度和交换性能的影响。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8, 24(5): 1205–1213

12.黄玉茜,杨劲峰,梁春浩,陈堔平一,刘欣宇,耿坷睿,姚玉晨,张宇,韩晓日*。香草酸对花生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根际微生物区系的影响。中国农业科学 2018,51(9):1735-1745

13.李 娜,杨劲峰,刘侯俊,韩晓日*。长期轮作施肥棕壤磷素对磷盈亏的响应。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8, 24(6): 1697–1703

14.郭静,罗培宇,杨劲峰,李冬冬,黄月玥,韩晓日*。长期施肥对棕壤丛枝菌根真菌群落结构及其侵染的影响。中国农业科学 2018,51(22):4677-4689

15.郑雨,李玉影,韩晓日*,姬景红,刘双全,佟玉欣,李杰。控释氮肥对东北春玉米产量及土壤-作物体系内氮素平衡的影响。玉米科学2017,25(4):117~122,128

16.韩晓日,葛银凤,李娜,彭靖,樊耀,高天一。连续施用生物炭对土壤理化性质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7,48(4):392-398

17.杨劲峰,鲁 豫,刘小华,王 月,李 娜,黄玉茜,韩晓日*。施用炭基缓释肥对花生光合功能的影响。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7, 23(2): 408–415

18.罗培宇,樊 耀,杨劲峰,葛银凤,蔡芳芳,韩晓日*。长期施肥对棕壤氨氧化细菌和古菌丰度的影响。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7, 23(3): 678–685

19.刘侯俊,陈红娜,王俊梅,周崇峻,刘小虎,杨劲峰,韩晓日*。长期施肥对棕壤铁形态及其有效性的影响。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7, 23(1): 36–43

20.苏慧清,韩晓日*,杨劲峰,罗培宇,戴 健,杨明超,何 蕊。长期施肥棕壤团聚体分布及其碳氮含量变化。植物营养与肥 料学报 2017, 23(4): 924–932

Copyright © 2001-2011 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东陵路120号 邮编:110866